認識雅典和諧教育
雅典作為古希臘奴隸城邦制度發(fā)展的典型,它的教育也以注重兒童多方面的和諧發(fā)展而流芳千古。在西方教育史上,雅典教育通常被稱為“和諧教育”。雅典和諧教育的實踐不僅當時就受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極大重視,而且對文藝復興以來的歐洲教育傳統(tǒng)也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后世西方和諧教育理論的歷史淵源。
雅典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兒童培養(yǎng)成為集道德、智慧、健康、美感諸品質于一身的公民。雅典人所向往的教育是既能發(fā)展兒童的身體又能發(fā)展其心靈的和諧教育。“和諧發(fā)展”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希臘語“calocagatia”,表示健美體格和高尚道德的結合。在雅典教育中“和諧”這個概念是極重要的,它貫穿整個教育過程的始終。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是雅典人理解的教育的最主要內容。他們認為他們須創(chuàng)造的最偉大的藝術品是人,這種人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一致,是體力與腦力的和諧。這就是雅典人為我們展現(xiàn)的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公民形象??梢?,雅典人第一個理解并表達了這樣一種理想—— 教育應使整個人得到發(fā)展,使人的整體完美。不僅要注重發(fā)展人的智力、體力,而且要注重感情、判斷和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他們尊重欽佩聰明與智力素質,但是認為這些素質若不與其他性格素質保持平衡,則是危險的和不理想的。教育的理想是培養(yǎng)新人使他的力量得到全面發(fā)展,能夠在社會上發(fā)揮作用。這種對人格的尊重,并使它充分地發(fā)展是古代雅典人留給西方世界的偉大遺產(chǎn)。雅典教育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豐滿的、具有多彩個性和生氣勃勃的人的形象。這種教育的理想是極現(xiàn)實地存在于雅典生活之中的。心靈和身體和諧的發(fā)展是每個雅典公民的追求。雅典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不斷使自己努力去實現(xiàn)這個理想,并把它體現(xiàn)在自身的存在中。正是由于雅典公民具有全面優(yōu)秀的素質,才使雅典成為古希臘燦爛文明的中心,才使雅典人的生活豐富多彩而富有詩意。
雅典教育培養(yǎng)完整的、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人的理想是通過對青少年實施體育、智育、美育、德育等多方面和諧教育來實現(xiàn)的。雅典人對德、智、體、美諸育的教育價值有深刻的認識。這促使他們能充分發(fā)揮每一方面教育在人的和諧發(fā)展中的作用。
第一,雅典人認為青少年必須是身體健美的。不僅強調身體健康,而且要姿態(tài)優(yōu)美、舉止文雅。健康的身體以及文雅而得體的行為舉止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雅典人的標志。雅典兒童從十二三歲起就要到體操學校去接受體育訓練。十分突出的是,雅典的體育訓練包含著多方面的價值。雅典人不僅看到體育訓練的軍事價值,而且對其增進健康的價值、美學的價值以及道德方面的價值更為注意。他們希望通過體育訓練,在技能技巧方面,要求達到步履輕快、敏捷、姿勢柔軟美觀。在精神意志力方面,要求經(jīng)常保持堅韌剛毅、勇敢進取,并善于抑制脾氣、把握情緒。因此,雅典人的體育并不是單純的體格訓練。
第二,雅典人也十分重視兒童智力品質的培養(yǎng)。通常在雅典學校進門的地方都豎立著科學和藝術的庇護神阿波羅神像和繆斯神像。文化知識的學習以及人的理性的發(fā)展受到高度的重視,因為這是實行奴隸主民主政治所不可缺少的。雅典當時的社會發(fā)展和政治斗爭需要知識,公民為了參加政治斗爭也需要文化。在雅典,詩人、詩歌朗誦者,尤其是智者是最重要的傳播知識的人。屬于智育范疇的教育內容有詩歌、閱讀、寫字、算術、法律、幾何、天文、聲學、哲學等。其中文法、修辭學和哲學這三門學科是智育的重點內容。雅典教育不僅使其公民具有閱讀、書寫的能力,掌握較為廣博的文化知識,而且十分注意對人的理性的培養(yǎng)。蘇格拉底認為最高的善即智慧,他的“產(chǎn)婆術”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判斷,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亞里士多德則把人的靈魂分為理性靈魂和非理性靈魂。理性靈魂主要表現(xiàn)在思維、理解、判斷等方面。他說,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發(fā)展人的理性。對知識的無限追求和對人類理性的無比尊重是雅典人的價值取向。通常人們認為在古代,只有希臘人具備無私地求知、對事物做出理性解釋的本能和天資。雅典人的求知,既不是為金錢,也不是為名聲,僅僅是為了知識。他們對所謂“探索”極感興趣,這種興趣的功業(yè)就是科學和思想的創(chuàng)立。理性似乎就流在他們的血液中,使他們集藝術家和思想家于一身。他們的精神是理智、激情和至美的精神的綜合。雅典的智育造就了希臘人的理性精神,它被稱為現(xiàn)代西方文化的三大精神源頭之一。
第三,德育在雅典“和諧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柏拉圖的《普羅塔哥拉》在論到雅典教育時指出:“當孩子初入學時,就責成教師多注意孩子的品行,其次才是學習閱讀和音樂。雅典人以智慧、正義、節(jié)制、勇敢諸品德教育青少年?!?sup>[8]德育的內容廣泛地體現(xiàn)在閱讀、體育、音樂等課程中。學生認字以后就開始讀荷馬的作品。教師竭力以《荷馬史詩》中的人物為榜樣來教誨自己的學生:一個好公民怎樣做人。他們還經(jīng)常就許多道德問題進行辯論。討論得最多的題目是:應該怎樣做一個完美和善良的人,他應該怎樣生活,應該知道做些什么才能有利于國家并使自己幸福等。十五六歲的青少年要參加各種公民集會、觀劇、參加節(jié)日慶典等,學習公共的生活準則、受到道德教育。此外,雅典人還認為:學習音樂也會提高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品質。人的和諧發(fā)展,必須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質的發(fā)展。雅典教育通過德育使人具有智慧、勇敢、節(jié)制、公正、守法、忠誠、孝敬父母、為人善良等美德。
第四,美育在雅典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雅典兒童從小就受到音樂、舞蹈、詩歌、建筑等藝術形式的熏陶。在美育的內容中,音樂教育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深刻理解音樂可以改造人的心靈,使它達到凈化。通過音樂培養(yǎng)人的情感,從而影響人的道德,用音樂來陶冶人們的精神。音樂與詩歌總是連在一起的。它們的結合不僅可以給人以知識、思想而且能深深地打進人的心靈之中。它激起人們的高尚情感和理想。音樂教育也受到亞里士多德的高度重視,他認為音樂不僅是進行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也擔負著智育、德育的職能。它適宜于各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學習。他認為只有音樂教育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的最終目的 —— 發(fā)展理智靈魂。雅典人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各方面都需要和諧與節(jié)奏,因而用音樂的韻律來滋潤兒童的心田。美育造就了雅典人愛美的天性,故而他們在文學、戲劇、音樂、雕刻、建筑、舞蹈等方面的成就達到驚人的高度。
雅典正是通過上述德、智、體、美各育和諧一致的實施來培養(yǎng)公民完整的人格。和諧教育的本質就是使青少年各方面都得到均衡一致的發(fā)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和諧教育使雅典人具有革新精神、熱愛自由、熱愛城邦、勇敢冒險、愛美、愛智、愛和諧等品質。雅典和諧教育實踐孕育了西方歷史上最早的和諧教育思想。柏拉圖認為教育不僅僅是智育,教育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它關系到人的本性的各個方面。他認為情感教育與智育有著同樣的重要性。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一樣也意識到情感的重要意義,他把和諧教育的重點放在美育方面,這是對早期雅典教育實踐中的和諧教育重點在體育的一種發(fā)展??傊?,雅典教育預示了我們現(xiàn)在仍是朦朧可見的東西,即造就人才不僅是訓練智力,而且要發(fā)展使他們知善從善的一切素質。
【注釋】
[1] 盧梭.愛彌兒(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2] 張煥庭.西方資產(chǎn)階級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73
[3]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編著.學會生存 ——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華東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4]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351
[5]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務印務館,1979.310
[6] 席勒.美育書簡.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4.108
[7] 喬治·A·比徹特.課程理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86~87
[8] 戴本博主編.外國教育史(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0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