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高等學校校友基金概況介紹
二、國外高等學校校友基金概況
(一)國外高校校友捐贈簡況
慈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文化,在西方國家被譽為人類最高境界的倫理美德,慈善文化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十分盛行,是西方人文環(huán)境中的核心精神支柱,許多富豪都將慈善事業(yè)看作終生事業(yè),看作是個人對社會貢獻的自然行為,是將取之于社會的財富回饋于社會。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經(jīng)表示,他因為擁有巨大的財富而深懷“負疚感”,已為慈善事業(yè)捐贈了310億美元。捐贈是慈善文化的物質(zhì)表現(xiàn),是人們?nèi)粘I畹囊徊糠?。社會捐贈是西方各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最主要動力,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捐贈在全民慈善的文化氛圍中,是極為重要又十分普遍的事情,以1998年美國為例,教育捐贈總額達到1745.2億美元。
2.高校校友捐贈源遠流長
人類有史以來第一筆對教育事業(yè)的捐贈,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份遺贈及第一個捐贈基金是古希臘的偉大哲學家柏拉圖的捐贈。柏拉圖(Plato)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創(chuàng)辦了一所著名的學院,并以希臘的傳奇人物Academus命名這所學院,這也就是 Academy這個字的由來。柏拉圖以八十高齡逝世于雅典,在他去世前立遺囑說,待他去世后用他地產(chǎn)上的收入資助該學院。1821年,美國最早的校友會在威廉學院成立,而最早的校友捐贈則出現(xiàn)在耶魯大學。1890年,耶魯大學設立了美國第一個校友基金,400位耶魯校友共捐贈了11000美元。隨后普林斯頓、阿默斯特、達特茅斯及康奈爾等學院也相繼成立了校友會。1905年,哈佛校友響應埃利奧特(Eliot)校長的號召,共捐贈了2 500000美元,以提高教職工的薪金。據(jù)1936年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當時幾乎有半數(shù)院校設立了校友基金。現(xiàn)在在美國,幾乎每所四年制院校都有年度校友捐贈活動,連社區(qū)學院也都在紛紛設立校友基金。
3.高校社會捐贈中以校友捐贈為主
根據(jù)美國教育資助委員會(CAE)的統(tǒng)計資料,美國高校社會捐贈一般來源于校友、非校友個人、企業(yè)、基金會、教會和其他機構(gòu)。以2005年為例,美國高校所獲捐贈收入總額為256億美元,其中校友捐贈占27.7%、非校友個人捐贈占19.5%、企業(yè)捐贈占17.2%、基金會捐贈占27.3%、教會捐贈占1.4%、其他機構(gòu)捐贈占6.8%,其中校友、非校友個人和基金會捐贈所占的比例都比較大,是主要的捐贈基金來源,均占總的捐贈數(shù)額的20%以上,捐贈資金主要用于學校的日常運營、研究活動、設施設備的建設與維護以及獎學金的發(fā)放等。在眾多的社會捐贈中,款項最多的是校友捐贈,校友捐贈已逐步成為國外尤其是美國著名大學發(fā)展的重要資金來源和緩解教育經(jīng)費緊張的重要策略之一。
4.校友基金的管理機制十分成熟
在西方高校,校友捐贈活動及其校友基金管理已經(jīng)制度化、經(jīng)?;⒁?guī)范化,相關的管理機制成熟,校友捐贈的數(shù)額可觀。有專門的籌資工作機構(gòu)(籌資委員會、發(fā)展部),其中有學?;I資活動的負責人和主要參與人(即校民,主要負責制定募捐計劃、確定任務、進行領導與組織,他們在籌資活動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有學校的董事(即主要捐贈者,他們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地位,他們本人對學校的捐款在學校社會捐贈數(shù)額中占較大比例);有專業(yè)籌資者(他們持有專門的認證資格,其主要任務就是為學校籌資并與外界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有規(guī)范化的捐贈方式,如固定捐贈(即每年都有資金投入學校項目建設);年度性捐贈(即在學校每年的財政年度中從校友、非校友、企業(yè)、基金會和宗教機構(gòu)及其他一些團體獲得現(xiàn)金、債券、公司產(chǎn)品和其他形式的財產(chǎn));大額捐贈(是針對特定項目,并局限于一定期限內(nèi)完成募集目標金額的單項大型募捐活動);直接捐贈(是指從捐款人承諾捐助和學校收到捐款之間,只經(jīng)歷極短暫的時間,捐贈內(nèi)容可以是現(xiàn)金、證券、不動產(chǎn)或其他有形資產(chǎn));計劃或延期捐贈(指捐款人承諾在一段時間后捐贈)等形式。
(二)國外高校校友基金實例簡介
社會捐贈尤其是校友捐贈是美國乃至世界一流大學辦學的基礎,美國著名大學校友捐贈歷史悠久,捐贈工作十分出色,例如:
1.耶魯大學校友基金
耶魯大學成立于1701年,位于康涅狄格州的一個小城市紐黑文的一所私立大學,它和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齊名,該校教授陣容、課程安排、教學設施方面堪稱一流。漂亮的歌德式建筑和喬治王朝式的建筑與現(xiàn)代化的建筑交相輝映,把整個校園點綴得十分古典和秀麗。耶魯擁有眾多杰出的校友:有5位美國總統(tǒng)畢業(yè)于耶魯,如,威廉·霍華德·塔夫脫、杰拉爾德·魯?shù)婪?/a>·福特、喬治·布什、比爾·克林頓,耶魯素有“總統(tǒng)搖籃”之稱;自1789年以來的美國內(nèi)閣中,9%的成員來自耶魯,10余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都曾在耶魯學習,耶魯畢業(yè)生成為眾多著名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或第一任校長,如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Columbia)、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等,并因此有“美國學院之母”的桂冠;有13位學者曾榮獲諾貝爾獎;有著名影星朱迪·福斯特,《時代周刊》的著名專欄作家凱文·翠林,中國留學生容閎、詹天佑、馬寅初、晏陽初等名人。1716年,耶魯大學因為英國商人伊萊林耶魯(Elihu Yale)之慷慨捐助他的藏書、貨物及一幅喬治一世的字畫而由原名Collegiate School(大學學校)改為耶魯大學(the Yale),開創(chuàng)了美國史上社會捐贈助學的傳統(tǒng)之風,1890年耶魯大學率先創(chuàng)設了第一個校友基金,具有現(xiàn)代形式的高等教育募捐制度由此形成。
2.堪薩斯大學校友基金
位于堪薩斯州東北部擁有88 000人的勞倫斯城市,成立于1866年的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是一個綜合性的教育科研機構(gòu),擁有學生29 272人,教師2100多人,教育科研設備遍布全州,是2006年度美國優(yōu)秀學校,在一篇關于美國一流大學的報道中,有人曾稱贊堪薩斯大學是州立大學中能提供“最好教育的學校之一”,是“全美受尊敬大學之一”??八_斯大學捐贈協(xié)會成立于1891年,是一個代表堪薩斯大學籌集,管理個人資金的官方機構(gòu),是第一個為施惠于公立大學的基金會,是美國公立大學中同類型基金會中歷史最長,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基金會之一。截止到2005年,該協(xié)會凈資產(chǎn)已達1000000000美元,學生人均捐贈基金位居公立大學捐贈人均數(shù)的第19名。
3.哈佛大學校友基金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它的總部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波士頓的劍橋城,哈佛大學誕生于1636年,命名源于它的第一個捐資人約翰·哈佛—— 一名年輕的牧師,1638年去世時,把他的圖書館和一半財產(chǎn)留給了新學校。哈佛大學的畢業(yè)生中共有6位曾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他們是約翰·亞當斯(美國第二任總統(tǒng))、約翰·昆西·亞當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連任四屆)和約翰·肯尼迪;哈佛大學的教授團中總共產(chǎn)生了34名諾貝爾獎得主;1925年哈佛大學基金會建立,基金會成立以后,從最初的30人的委員會,發(fā)展到今天院校兩級的共400人之多的組織體系,從第一年籌集的來自3261人的123 544美元的捐款到1998年社會捐贈已達130億美元,2001年則積累至182.59億美元,哈佛大學基金會日前宣布:截至2006年6月,哈佛大學上個財政年度捐贈基金數(shù)目已經(jīng)達到292億美元,相當于多米尼加共和國一個國家的財富。捐贈基金數(shù)量高居美國榜首,緊隨其后的是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校友捐贈率達到了49%,即哈佛大學每年獲得的2億多美元的捐助中有近1億是校友個人捐助的。哈佛大學基金會由專業(yè)人員管理和經(jīng)營,在20多名專業(y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在勸募、捐贈立項等籌款活動以及基金投資等增值運作方面做得相當出色,基金會平均每年的投資回報高達百分之十幾。
4.佛羅里達大學校友基金
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坐落在被評選為全美最宜人居住的城市之一——佛羅里達州北方的甘尼斯維爾。佛羅里達大學的歷史源自于1853年,為一所綜合、研究型大學,提供各種多元化的學術知識領域的學位,其農(nóng)業(yè)研究相當知名,為佛羅里達州(Florida)最具規(guī)模的公立大學,2000年全美公立大學排名第16名,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是佛羅里達州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公立大學,是美國大學協(xié)會17所大學之一。佛羅里達大學擁有一個重要的捐贈機構(gòu)——佛羅里達大學基金會,即校友事務發(fā)展辦公室,該機構(gòu)負責接受捐贈,并且進行資金投資和管理。以2003年為例,2003年捐贈佛羅里達大學的人數(shù)達到76 707,金額高達153 825 000美元,占據(jù)了非??捎^的份額,主要來源于校友39.6%、父母1.2%、朋友22.3%、公司21.0%、基金會9.1%、組織9.9%。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