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東方縣1∶25萬區(qū)域地質調查報告
【編著單位】海南省地質調查院
【作者】龍文國,等
【完成時間】2004-3-1
【匯交單位】海南省地質調查院
【匯交時間】2005-3-25
【檔案號】調0329
【形態(tài)】紙質、電子
【密級】部分涉密
【主題詞】海南省、東方縣、1∶25萬、區(qū)域地質調查
【內容簡介】
從多重地層劃分原則出發(fā),將測區(qū)五指山地層小區(qū)劃分為22個正式巖石地層單位,??诘貙有^(qū)劃分為17個正式巖石地層單位。建立了相應的生物地層單位和年代地層單位。侵入巖以“時代+巖性+典型命名地”的劃分方法,共劃分為42個巖漿活動序次和相應的填圖單位,基本查明侵入巖的時空分布和演化系列。火山巖從巖相、巖石特征、巖石化學特征、地球化學特征等對火山巖進行調查研究,并對其形成的構造環(huán)境進行分析;運用構造—地層(巖層)或構造—巖層(巖石)—事件法填圖,對各變質巖系進行系統(tǒng)論述。從區(qū)域角度不整合入手,劃分6個構造層、7個構造旋回和7次構造運動。認為測區(qū)經歷了前寒武紀陸殼的形成及演化、晚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沉積演化及加里東期構造事件、晚古生代沉積演化及海西—印支期構造事件和中新生代濱太平洋大陸邊緣帶演化。
【審批】
(1)中地調(宜)審字[2008]04號審查意見書
(2)中地調(宜)評字[2007]07號評審意見書
【附圖】
(1)東方縣幅地質圖1∶25萬
(2)東方縣幅地質草圖1∶25萬
(3)東方縣幅工作布署圖1∶25萬
【附件】
(1)瓊西抱板地區(qū)前寒武紀基底組成及其演化特征
(2)東方縣幅1∶25萬地質圖說明書
(3)原始地質資料登記簿
【數(shù)據(jù)庫與軟件】
(1)東方縣幅(E49C001001)1∶25萬地質圖空間數(shù)據(jù)庫、地質圖空間數(shù)據(jù)庫元數(shù)據(jù)、實際材料圖庫
(2)新洲幅(E49D001003)1∶10萬實際材料圖庫、野外手圖庫、數(shù)字剖面庫(PM002)
(3)海頭市幅(E49D002002)1∶10萬實際材料圖庫、野外手圖庫、數(shù)字剖面庫(PMC11)
(4)八一農場幅(E49D002003)1∶10萬實際材料圖庫、野外手圖庫、數(shù)字剖面庫(PMC001)
(5)東方縣幅(E49D003002)1∶10萬實際材料圖庫、野外手圖庫、數(shù)字剖面庫(PMC64—PMC65)
(6)昌江縣幅(E49D003003)1∶10萬實際材料圖庫、野外手圖庫、數(shù)字剖面庫(PM003、PM006)
【其他】
(1)地質調查工作項目任務書(基[2005]08-06)
(2)地質調查工作項目任務書(基[2006]07-04)
(3)海南東方縣(半幅)幅(E49C001001)幅1∶25萬區(qū)域地質調查設計書
(4)地質調查工作項目設計審批意見書(宜昌審[2005]工27號)
(5)地質調查成果資料著錄單
(6)地質資料清理登記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