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近親偷子亂伦ⅩⅩ99,综合国产精品2021

  • <mark id="lnu3d"><thead id="lnu3d"><input id="lnu3d"></input></thead></mark>
  • <output id="lnu3d"></output>

    <acronym id="lnu3d"></acronym>
    <sup id="lnu3d"><thead id="lnu3d"><input id="lnu3d"></input></thead></sup>
  • ? 首頁 ? 理論教育 ?公務員的考核與獎懲

    公務員的考核與獎懲

    時間:2023-10-28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若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依照《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該公務員將被剝奪年終獎金,但卻既無法申請復核,也無法提出申訴。依據《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公務員或者公務員集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獎勵:公務員的懲戒,是指行政機關對違反政紀的公務員通過給予行政處分以示警戒的制度。依據《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否則應受到相應的懲戒:

    3.5.7 公務員的考核與獎懲

    1.公務員的考核

    公務員的考核,是指行政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照法定的考核原則、標準、程序和方法,對公務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和評價。依據《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公務員考核包括平時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的結果分為優(yōu)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四個等次,定期考核的結果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務員本人;定期考核的等次先由主管領導聽取群眾意見后提出考核等次建議,再由本機關負責人或授權的考核委員會確定;定期考核的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職位、級別、工資以及公務員獎勵、培訓、辭退的依據;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yōu)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guī)定享受年終獎金。

    實踐中,我國許多政府部門、人事部門對公務員的績效考核都是在不公開、不協(xié)調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樣的考核結果容易產生考核主體與被考核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造成考核結果的失真。另外,領導的好惡、人際關系等人為因素也會干擾考核結果的客觀性,從而使公務員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我們認為,我國公務員考核還應考慮到以下方面:一是依《公務員法》第90條的規(guī)定,只有考核結果為不稱職的才可以申請復核或提出申訴。若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依照《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該公務員將被剝奪年終獎金,但卻既無法申請復核,也無法提出申訴。鑒于此,《公務員法》應當規(guī)定不論公務員考核結果屬于何種等次,只要其對考核結果有異議,公務員均可按照有關規(guī)定申請復核或提出申訴。二是《公務員法》沒有規(guī)定公務員在考核結果做出程序中的積極參與,更沒有規(guī)定其對不利考核結果的陳訴、申辯權,我們建議在公務員法第36條的基礎上增加一款:“機關負責人或考核委員會確定考核等次之前,應當先聽取公務員本人的陳述、申辯,并將其陳述、申辯記錄在案;未聽取或記錄公務員本人陳述、申辯的,做出考核的決定無效?!?sup>(8)

    2.公務員的獎勵

    公務員的獎勵,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務員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對表現突出或者有重大貢獻,成績顯著的公務員和公務員集體所給予的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獎勵的形式有:嘉獎、記三等功、記二等功、記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依據《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公務員或者公務員集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獎勵:

    (1)忠于職守,積極工作,成績顯著的。

    (2)遵守紀律,廉潔奉公,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模范作用突出的。

    (3)在工作中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議,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4)為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wěn)定做出突出貢獻的。

    (5)愛護公共財產,節(jié)約國家資財有突出成績的。

    (6)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免受或者減少損失的。

    (7)在搶險、救災等特定環(huán)境中奮不顧身,做出貢獻的。

    (8)同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有功績的。

    (9)在對外交往中為國家爭得榮譽和利益的。

    (10)有其他突出功績的。

    3.公務員的懲戒

    公務員的懲戒,是指行政機關對違反政紀的公務員通過給予行政處分以示警戒的制度。公務員的懲戒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依據《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否則應受到相應的懲戒:

    (1)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游行、示威等活動。

    (2)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3)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4)拒絕執(zhí)行上級依法做出的決定和命令。

    (5)壓制批評,打擊報復。

    (6)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7)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8)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

    (9)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10)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11)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12)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

    (13)違反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

    (14)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yè)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15)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16)違反紀律的其他行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