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職業(yè)技能
專注不僅體現(xiàn)在恒心、毅力的精神層面,更直接體現(xiàn)在專注、專業(yè)的技能方面,也可以這樣說,一個人具備了專注的精神,那么他就會不斷發(fā)展自己的專長,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因為這是專注于事情所必需的,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專注是事情的靈魂,事情是專注的依托,而專業(yè)、專長是實現(xiàn)專注的方法,做好事情的措施?!肚f子》一書中,有兩個技藝超群的人。
一個是廚房伙計,一個是匠人。廚房伙計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國郢人的朋友,叫石匠(不一定就是石匠)。二人的共同之處,就是技藝超群,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先看庖丁,他為梁惠王宰殺一頭牛。他那把刀只是刷刷刷幾下,一個龐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解剖得清清爽爽。他殺牛時,手觸、肩依、腳踏、進刀,就像是和著音樂的節(jié)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經(jīng)幾千頭,而那刀仍像剛在磨石上磨過一樣鋒利。
再看石匠,他的技藝也十分了不得。有人把白灰抹在鼻尖上,讓石匠削掉。那白灰薄如蟬翼,石匠揮斧生風,削灰而不傷郢人的鼻子。
這些絕技當然是長期專注的練就的,不是一朝一夕成功的。
有一些人對什么事都好奇,對什么事都想做,以至于做什么都淺嘗輒止,不能深入地刻苦鉆研,結果是一事無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正如國棋大師林海峰教導吳清源時所講的:“逐兩兔則一兔不得,也就是說,術業(yè)有專攻才會有提高的可能,只有專注在一門專業(yè)上,才有可能不斷提高專業(yè)技術和專業(yè)能力?!?/p>
森林里要舉行比武大會,比賽的項目有飛行、賽跑、游泳、爬樹和打洞。動物們紛紛報名參加自己拿手的項目,鼯鼠也來了,它要求參加所有的項目。負責報名的烏龜把老花鏡摘下又戴上,上下打量著問它:
“五種本領你都會?”
“都會!”鼯鼠自豪地回答說。
幾只嘰嘰喳喳的小麻雀都閉了嘴,佩服地看著它,然后又嘰嘰喳喳地飛走了,逢人就說:“鼯鼠可厲害了,它什么都會!”
比賽剛開始,最先比的是飛行。一聲哨響,老鷹、燕子、鴿子一下就飛得沒影了,鼯鼠撲騰著飛了幾丈遠就落下來了,著地時還沒站穩(wěn),摔了個嘴啃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賽跑比賽,兔子得了第一名,躺在樹下睡了一覺醒后,鼯鼠才跌跌撞撞地跑到終點。
游泳比賽,鼯鼠游到一半就游不動了,大聲喊起救命來,多虧了好心的烏龜把它馱回岸上。
爬樹比賽時,鼯鼠還沒爬到樹頂就抱著樹枝不敢再爬。頑皮的猴子爬到樹頂后摘下果子往它頭上扔。
明知道它不會打洞,穿山甲一會兒就鉆進土里不見了,鼯鼠吃力地刨啊刨,半天才鉆進半個身子,觀眾見它撅著屁股怎么也下不去,都哄笑起來。
鼯鼠雖然有五種本領,但它沒有專注于自己的優(yōu)勢,因此到應用的時候卻沒有一樣中用,這哪能算是本領呢?
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一心二用,不能采取走馬觀花的態(tài)度,什么事都想做,什么事都不能下苦功去做,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因此,我們只有一心一意地對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做到用心專一,踏著專注這一基石,一步步地不懈地向著目標邁進,最終一定會達到成功的彼岸。
成功屬于專注者。只有專注者,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
孔子帶著一群學生在涼亭歇息,看到一個老人拿著涂有樹脂的竹竿在捉蟬。老人的技巧非常好,百發(fā)百中,簡直是出神入化。
孔子問老人:“您捉蟬的本領真高明,有沒有什么秘訣?”
老人笑笑說:“蟬是很機警的昆蟲,一有動靜就會飛走。因此在拿竹竿時要聞風不動,甚至在竹竿上放兩粒彈珠也不會掉下來,就可以開始捉蟬了。如果練到在竹竿放五粒彈珠都滾不下來,捉蟬就像伸手拿東西一樣容易了。所以我捉蟬的時候,專心一意,天地萬物都不能擾亂我的注意力,眼睛看到的只有蟬的翅膀。能練到這個地步,還怕捉不到蟬嗎?”
孔子聽得頻頻點頭,轉(zhuǎn)身對學生說:“聽明白了嗎?
只有鍥而不舍,專心一意,才能把本領修煉到出神入化?!?/p>
專注是無限的,專長更是無限的。作為一名專注的員工,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專注的事業(yè)中,一心一意地追求最佳的結果,因此,他的追求也是無限的,他采取追求的方法更是無限的。為了這無限的追求方法,他就必須不斷提高專業(yè)技能,使之費省效宏,多快好省。
專業(yè)技能的提高不僅僅是簡單的會與不會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出神入化的地步。為了達到這個地步,那就只有通過專注地修煉,修煉!再修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